I'm的水滴

 · 20 days ago

DAT 模式的逻辑与资本飞轮


这一模式的开创者是 Michael Saylor 领导的 Strategy Inc.(前身为 MicroStrategy)。自 2020 年起,Saylor 开始大规模将现金储备换成比特币,奠定了“企业金库=比特币资产池”的叙事雏形。进入 2025 年,SharpLink Gaming 与 Bitmine 也相继宣布增持 ETH,进一步引爆市场对加密资产储备模式的追逐。

DAT 的运营逻辑非常清晰:主动、公开地将数字资产纳入储备,并借助资本市场工具放大影响力。对于传统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而言,DAT 提供了一种受监管的、以股权为媒介的加密资产敞口。那些受制于托管与合规难题的养老基金、主权财富基金、大学捐赠基金,无法直接持币,却可以通过买入 DAT 股票间接获得加密风险敞口。

在 DAT 出现之前,唯一可选项就是 ETF,而获得批准的 ETF 只有 BTC 和 ETH。但 ETF 的本质是被动跟踪,目标是尽量复制标的走势;相比之下,DAT 是主动型实体,其管理层必须不断做出关键决策:何时融资、如何融资(股权还是债务)、用何种策略购买和管理资产。这种主动性让 DAT 兼具放大器与风险源的双重属性。

其核心驱动力来自融资机制:在股价高企时,通过发股或发行可转债,将溢价转化为资金,再投入加密资产。这种模式可形成类似“资本飞轮”的循环:股价上涨 → 融资能力增强 → 增持加密资产 → 投资者信心提升 → 股价进一步上涨。但这种飞轮同样是双向的,一旦市场信心转弱,就可能加速崩塌。

在 Bitcoin Asia 2025 上,HashKey Group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肖风博士表示,DAT(数字资产金库)或将成为加密资产从链上转向链下的最佳方式。他指出,相比 ETF,DAT 具备四大优势:流动性更强、价格弹性更高、杠杆率设计更合理,以及自带下跌保护机制。

从净资产价值(NAV)的角度看,为什么上市公司会蜂拥进入这一模式就不难理解。NAV 指公司所持有的数字资产按市价计算的净值,当前NAV排名前20的上市公司,其净资产价值往往占到公司市值的70%~80%,甚至会远超市值,例如Twenty One。这意味着,公司一旦把“金库”装满加密资产,股价就会与加密市场高度绑定,甚至出现溢价效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