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ickful 的产品设计围绕“放大用户判断力”展开,通过短文与长文两种形式承载表达,通过点击行为构建内容排序。信息流不靠算法,而由用户共识决定曝光;话题区与 Token 页面进一步聚合深度内容。
Pickful 的产品设计核心不是展示信息量,而是放大用户的判断力,让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在共识中浮现、沉淀和传播。
1. 内容形态:短文 × 长文
我们提供两种基础内容形式,满足不同层次的表达和共识需求:
l 短文(≤300字):适合快讯、评论、观点等碎片表达,鼓励即时共识;
l 长文(>300字):用于教程、研究、评测等结构化内容,支持深度共建与长期积累。
2. 信息流结构:共识即排序
Pickful 不依赖算法分发,而是让用户点击行为决定排序逻辑:
l 热门流:按 Pickful 次数 + 时间衰减排序;
l 最新流:展示所有新内容,保障曝光平权;
l 关注流:聚合私域内容,强化用户关系;
l 精选区(筹备):社区策展优质合集,形成内容节点。
3. 内容即行为,点击即表达
在 Pickful,发布内容需消耗积分,是一种“价值质押”行为;
是否被看见,完全取决于用户是否愿意为其“投出点击”。
表达即参与,共识即排序,这构成平台的内容判断闭环。
4. 产品扩展模块:话题 & Token 页面
为增强信息聚合能力,我们将推出两大板块:
l 话题板块:围绕主题构建标签化对话空间,促进内容沉淀与兴趣共建;
l Token 页面:为每个主流项目聚合内容、数据、动态与用户共识,打造“去中心化信息主页”。
两者都将纳入 Pickful 的共识激励体系,由用户决定排序与曝光。
小结
Pickful 用最简洁的结构承载最真实的共识表达:
l 从短文到长文,承载表达密度;
l 从信息流到话题页,聚合价值内容;
l 从点击到排序,构建用户主导的内容秩序。
在这里,信息的去留,不由平台决定,而由用户共识共同完成。
Add a Comment